欢迎您访问安徽丝路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站 公司微博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培训中心
节能低碳
  最新招标
· 寿县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及安装项目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 大唐东升水电站电气设备招标公告
· 滁州市第三、四水厂一期电力工程施
· 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型特种
 
节能低碳
当前位置:首页>>节能低碳
内燃机节能减排还需“加把油”

添加时间: 2016-10-21 10:35:36 来源: 作者:丝路电力 点击数:954

在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主办的“2016再制造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该协会起草完成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经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与目标、重点任务等。根据《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30年建成内燃机制造强国。同时,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内燃机工业将以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为目标,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效益。

  此前曾有业内专家指出,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是当今船舶行业的两大热点话题,并已成为推动船用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论断在《规划》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规划》在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船用内燃机等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建设制造强国,内燃机工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成绩显著困扰仍在

  凭借优良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内燃机被广泛用作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国防装备等的主导配套动力设备,满足了各种配套装备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内燃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内燃机产量突破8000万台,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总功率突破21亿千瓦,内燃机总功率是目前电力装机容量的7倍。

  在“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在此期间,内燃机产业规模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654.6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91.74亿元,年均增速为7%;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160.89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74.85亿元,年均增速为2%;资产总额从2011年的1783.0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789.44亿元,年均增长12%。

  数字的背后,是内燃机工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实施创新战略、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及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的不懈努力。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围绕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我国内燃机工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研发,加速共性基础技术平台建设,优化上下游产业链。全行业重点开展了在燃油喷射、增压、后处理、滤清、各系统相互间及与主机的协同控制等方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同时,内燃机工业的产业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一是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开展合作与协同攻关,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有效地支撑了整机产品的技术升级;二是在目前外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各企业均加强了对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并纷纷向智能工厂进军;三是面对当前“互联网+”的热潮,部分传统内燃机企业“触网”初见成效,一些企业建立了网上营销平台,利用信息化工具拓展销售渠道。

  当然,一直以来的粗放式发展,也让内燃机工业积累了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诸多困扰。尽管有了“十二五”期间的显著进步,但是整个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突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局面依然存在,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是能源环境约束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节能环保形势逼人

  在我国石油消耗的主体产业中,内燃机工业又是排在首位的。据介绍,内燃机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颗粒物排放超过60万吨,内燃机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与内燃机产品本身的技术水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截至“十二五”末期,我国内燃机产品综合能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20%,而船用柴油机综合能效则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5%,排放水平相差两个等级。

  一方面,内燃机产品的节能环保表现还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国内外形势都对内燃机这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内燃机产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细微颗粒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发达国家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关注点,在有效控制有害物质排放的基础上,已明确增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法规将成为未来5年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业内专家认为,伴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有害物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以及ECA(排放控制区)日益扩大,并且对减排有更高的要求,船用柴油机领域节能减排的趋势仍在不断强化。除了有害物质排放,通过采用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国际上还对温室气体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种种因素叠加之下,船机节能减排指标势必进一步提高。

  而从国内来看,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规划》指出,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节能减排先进成熟技术的优化应用和前沿技术的研发,支撑配套整机的发展,是我国内燃机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目前,内燃机工业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严格实施,内燃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高效环保内燃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也将加速。在船用柴油机方面,为满足IMO对氮氧化物、硫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限制,我国开发研制了自主品牌船用中速柴油机及大功率液化天然气(lng)发动机。船用柴油机高增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智能化电控技术在新开发船用柴油机产品上得到应用,废气再循环(EG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废气脱硫等装置及技术实现了突破。今年8月,《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正式发布。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国标”,将从201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规的实施必将给船用发动机减排带来新的压力和助推力。

  发展路径趋于清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内燃机工业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在于产品节能共性关键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基础薄弱,影响内燃机实现高效率低排放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高效滤清器、先进增压系统、排气后处理装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机制不够完善,共性基础技术开发和创新平台建设缺失,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创新能力较弱,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都共同导致我国内燃机关键零部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内燃机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规划》提出的“十三五”发展目标,就包括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和关键工艺技术,围绕高效内燃机的发展,建设10个共性基础技术平台,推动内燃机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当然,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拿出有效的措施,为此,《规划》也确定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首先,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内燃机行业创新能力;其次,是在内燃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领域,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再次,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包括提升质量控制技术水平、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等;最后,我国内燃机工业还要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国际化、完善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切实按照这样的路径发展,将确保我国内燃机产品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更好表现,从而不再因对环境的影响而受到诟病,而内燃机工业也将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

友情链接: 安徽丝路生产力促进中心微博 | 国家电网 | 华东电监局 | 进网电工培训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 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国认证认可信息网 | 安徽省建设厅 | 中国节能在线 | 安徽省新能源协会 | 中国低碳网 |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安徽节能网 | 低碳网 | 安徽节能服务网 | 石油和化工节能网 | 凯新认证
CopyRight 2011-2018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丝路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2800号创新产业园二期F3楼1009-C室 电话:0551-63500223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皖ICP备16019781号-1